2017年3月6日14点,教育科学学院组织的社会工作专题研讨会在二号教学楼2216教室召开。到会人员有渭南民政局国家级救助站卞伟站长,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导师彭瑾老师,北京复和失依儿童之友机构代表彭燕老师,渭南新星援助中心负责人任倩老师,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游学民、赵国峰以及社会工作专业全体师生。会议由院长梁燕玲主持。
卞伟站长就渭南民政局国家级救助站的发展历程谈起,介绍了救助站以成人救助、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为主要方向的业务;并介绍了救助站在国家和陕西省社会救助政策研究和咨询方面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鼓励学生从关心和研究国家相关政策做起去深入了解社会工作领域,愿意配合我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见习和实践学习,接受我院教师挂职锻炼、联合科研,大力支持、帮助同学们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彭瑾博士介绍了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方向与前景。彭教授指出西安交通大学的社工研究以儿童社会工作和政府购买服务为主,突显了该校社会工作研究领域的学术特色。同时,彭教授还分享了对该专业的个人见解,她认为社工专业人员的优势是对政策的倡导和改良,且社会工作具有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性特点。
北京复和失依儿童之友机构的彭燕老师介绍她所在的机构的相关信息,并谈及自己十年来从事社会工作的感触和体会,提到自己对未来我国社会工作的前景的设想,激励社工学生应在努力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尽量多的参与实践。
梁燕玲院长介绍了我院社会工作专业师资和建设情况,以及我院教师和学生在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性别研究、教育扶贫与农民心理救助方面开展的调查研究工作,特别介绍了15级社会工作专业李超同学负责组建的社工学生专业社团以及他们创办的“西部温馨小筑”微信平台。梁老师指出,社会工作是需要在“做中学”的专业领域,需要社工人不断修炼品行,提升智慧。院长感谢社会各界以及同行对我们学院工作的支持,同时也呼吁全体师生共同关注并帮助我市救助站的建设发展,研究社会工作的渭南经验和渭南模式,争做优秀渭南社工。
此次专题研讨会的开展使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的有了更加明确的前景规划,在专业团队的带领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帮助下,社会工作专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