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门户 教务系统 教学平台 邮件系统 实景校园 学校首页 旧版入口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校丁德科教授团队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模式》获陕西省2015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日期:2016-01-22来源: 作者:苟卫锋关注:

我校丁德科教授团队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模式》在获得渭南师范学院2015年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的基础上,荣获陕西省2015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成果完成人为丁德科、马忠智、程金良、宋丽萍、赵国峰。

我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四三三六”模式,对模式的结构要素、要素间关系、运行过程、基本环节、模式功能等进行提炼,明确了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培养主体、运行方式、组织方式、激励机制,有很强的概括性,具有实践推广价值。其架构如下:

1.基本要义

以探究并形成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模式,探索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的基本内涵,形成“学成”—“养成”—“促成”的多样化培育途径、培育方法,形成整合各类校内外教育资源的培育机制和教育环境,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突出信仰、品质、精神素养、创新思维方法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模式具有“四个相结合”的鲜明特点:教育与教学相结合,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素质养成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2.总体框架

倡导“四个科学”理念;构建“三个三”的培养体系,即注重“三种培养过程”,培育“三项核心素质”,力促“三个结合”;强化“六个环节”。

“四个科学”理念是:科学信仰、科学能力、科学品质和科学精神。“三种培养过程”是“学成”“养成”“促成”;“三项核心素质”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个结合”是教研结合、学思结合、学用结合。

“六个环节”是一种过程载体,即指理论学习、社会实践、社会观察、红色教育、能力训练和交流研讨等六个“青马”培养环节。

3. “三过程”培养的目标体系、指导原则体系和策略体系

“学成”的目标体系是“一个掌握”:引导“青马”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原则体系是“两个原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中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思结合。策略体系是“五个转变”:“接受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由注重专业知识转向强调跨学科综合知识;由独立学习转向合作互动;由单一途径转向多元途径;由为学而学转为致用而学。

“养成”的目标体系是“四个形成”:形成科学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形成“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意志与品质;形成“铁肩担道义”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意识;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原则体系是“一个指导”即生活认识论。策略体系是“三个转变”:由“被安排”转向自愿投入;由学习型转向探究型;由单一评价转向多元评价。

“促成”的目标体系是“五有”:有榜样可学;有规则可依;有全新的感受;有深刻启发;有激励作用。指导原则体系是“两个一致”:价值取向一致;着力方向一致。策略体系是“三个着力”:着力于物质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与学术创新环境建设。

4.运作流程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模式》是丁德科教授团队在2011年学校特色学科建设项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路径研究》基础上形成的,是2014年特色学科建设项目《秦东公共教育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项目成果之一。

上一条:我院召开教职工大会学习贯彻学校2016年工作部署会议精神 下一条:cctv报道我校兼职教授谭汝谦学术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