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燕玲,教育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日本广岛大学客员研究员、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组织文化与战略规划研究。近年来出版专著4部,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中英文论文30余篇,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课题10余项。
1.扎根西部基层,深耕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与推广。提出了教育研究的“兴趣、制度、信念”文化学范式;主持的双语示范课程《教育经典著作导读》是陕西省最早的一批省级双语示范课程,延聘国内外一流专家团队共同致力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比较与基础理论探索,造就了一批教育界学术新秀,为当地培养了一批双语教学人才;主持的陕西省教育学专业教学团队,以师范生自主学习为抓手,探索“教学-科研-服务”一体化工作机制,构建了“教师全生涯发展体系”;主持建设的教育技术学国家特色专业,形成了师德修养-信息素养-学习领导力三位一体的教育创客培养模式,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主持建设的学前教育专业,与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开展合作办学,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坚守教学一线,探索“教例教学模式”,推动公共教育平台建设,创新育人方式。坚持为本科生讲授《学前教育学》《教育文化学》《教育管理学》等学科基础课程;创建了全国首个公共教育学科平台,引领同类院校教育教学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进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改革,在改进教师培养方式中发挥了导向作用;创设双语工作室、儿童之家、教育创客工作室,坚持课堂教学改革,从“教例教学”探索到服务学习、作品教学的“协同教学”系列改革,提出教育爱与教育机智为核心的创新型教师人格培养理论,组建多学科团队,坚持教学做合一,形成了创意型教师培养模式;近年来,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5项,参与国家重大课题研究,先后获得省部级学术奖励5项。
3.服务基础教育,专注薄弱学校能力建设,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构建教-研-学一体和院-校-地目标协同机制,先后在30余所中小学校和3个县区推广,培训教师1万多名,培养了一批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校长,在教育精准扶贫、学校自主改进与内涵发展方面发挥了示范作用。成果辐射到西藏、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形成了教育精准扶贫和学校内涵发展的西部路径,得到同行认可。作为学术负责人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第四届教育创新博览会并进行专场发布,主持成果获得了三项国家级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