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门户 教务系统 教学平台 邮件系统 实景校园 学校首页 旧版入口
当前位置: 首页 > 杏坛新语 > 经验分享 > 正文

《基础教育与课程改革》课程线上教学总结

日期:2020-05-11来源: 作者:王奎群关注:


《基础教育与课程改革》是大三师范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教师教育必修课。这门课程由王奎群、蔡海怡、康桂荣、党子君、王智和蔡杰6名教师共同承担,我们组成了《基础教育与课程改革》教学团队。在我的精心组织和大力配合下,开学以来,这门课教学按照计划有序进行,学生反映较好。现将这门课开学来线上教学总结如下:

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资源共享

为了沟通方便,我利用QQ群为团队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根据学院要求,我把这门课的教学计划发到群里,让团队教师明确每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做到了教学进度基本统一。由于是线上教学,我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电子版教材发到群里,这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资源,同时把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温恒福老师的《基础教育改革》推荐给团队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另一个重要资源。每次上课,我们团队除了组织学生学习温恒福老师的《基础教育改革》外,还组织学生学习教材,把每次课的教学内容做成PPT,PPT紧扣教材,学生认真学习了PPT,基本掌握了所学内容的重点。然后,我们要求学生完成根据教材和视频内容精心设计的练习题和讨论题,这样达到了对所学知识的检测和巩固。学生在学习中有疑问,我们通过qq群或微信群给予解答。下面是团队教师沟通、组织教学的图片。

二、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实现资源共享

为了使每位成员有更多的时间组织教学、开展答疑等活动,团队成员六个人在我的组织下对每次教学所用的PPT、学生要完成的作业和讨论话题进行分工,我首先带头把第一次教学用的PPT、学生要完成的作业和讨论话题设计好,放在qq群里,供大家借鉴。第二次、第三次等都有一名教师负责,提前设计好放在群里,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大大提高了老师的备课效率。由于有不少年轻教师,每次对发在群里的PPT、学生要完成的作业和讨论话题等资源,我都会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来。一次,一位老师设计的作业有道题答案不太妥,我马上与这位教师沟通,然后把正确的答案及时发到群里。

三、精心组织教学 对学生高度负责

每次上课前,团队每一个老师都要求学生到学习通按时签到,签完到后组织学生到平台学习PPT,然后听温恒福老师的讲解,听老师讲解完后要求学生参加讨论,并完成作业。教师借助QQ群等工具多和学生沟通,将上课需要的课件和学习方法以及重要的知识点先介绍给学生,让学生熟悉了解。这样可以上课的效率和效果。有时学生忘记写作业,会给学生再加时,催促学生务必完成。刚开始上网络课,系统经常卡,教师克服查重困难,我有时利用周末组织学生学习。自第八周学院要求教师按课表上课,并且直播时间一小时左右,团队老师严格执行,通过腾讯会议、腾讯课堂对学生直播所讲内容。打击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如蔡老师的直播分两个阶段,前一个小时直播教学内容,同学们做好笔记,后一个小时通过课堂讨论、讲解测试题、答疑解惑等环节引导学生扎实学好每节课。课后预习下周教学相关在线教学视频,对于疑惑问题先行查阅资料,扩展知识视野,让学生通过听、看、学、练巩固知识结构和学习内容。在如党子君老师在课程内容的设计时,选择以教资考试为导向,对于每个知识点我会给学生分析考试中可能会考到的题型、内容的深浅,以及学生对这个知识点需要掌握的程度,甚至会举一些历年的样题,帮助学生理解。

四、存在问题

线上学习是远程教育培训,老师与学生之间缺少面对面的交流,对学生的学习缺乏必要的监控。我们教师面对的不是活生生的学生而是冰冷的手机。无法看到学生真实的学习情景,难以根据学生的状态去调整讲课的节奏。对于学生也是一样,与教师互动的方式只有打字,时间久了难免会产生疲惫焦躁,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上一条:《异常心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体验与思考 下一条:“学思行贯通,做人类一新分子”——《教育经典导读》线上教学小结

关闭